找到相关内容1880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什么是三摩地?心一境性?

      什么是三摩地?心一境性?   依《瑜伽师地论》说。  云何心一境性?谓数数随念同分,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:名三摩地;亦名为善心一境性。  何等名为数数随念?修定选择好了缘境,心安住在...方便事情,正式开始修行的时候,要选择一个缘境,结加趺坐,意念就安住在缘境,这些都叫做定地诸相现前。  此为境,流注无罪适悦相应,所有正念随转安住。  这一念清净心是能的,缘境是的,此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3267796.html
  • 略说带质境

    摘自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in386822/article?mid=155#637   略覆:带质境并不等于错觉,而是因为能的七转识不能缘于外相分实种生...由情而起,自变相生,又爱于“情”,所以说“带质通情本”’此中的“情”字乃指有情能的见分心义,非是爱于情之“情”。故带质境的影像相分是通于有情的见分及本质,若此带质境是从本质种子生则是无覆无记性;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1654262.html
  • 三类境

    种子生起;第二,有实体实用,不像空华兔角等体用都无;第三,各守自性,不随从能缘心,而能缘心对它也不改变它的性质,只真实符合它的自相而取。例如眼识等前五识及五俱同意识的见分取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种境,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取的种子、有根身、器世界、三种境,都是性境。  不随心,依《唯识枢要》有三种:第一,此境则是非善非恶(染)的无记性,不随从能缘心的善恶起善恶的变化,这叫作性不随。第二,不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5157271.html
  • 天津荐福观音寺新年(除夕至正月十六)法会通知

    荐福观音寺报道:大年除夕夜晚十一时,荐福观音寺昼夜对外开放。十一时三十分举行撞钟平安吉祥法会,祈求世界和平、人民幸福、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;诸事顺遂,如意,身心安乐,家庭幸福。 正月初一凌晨五时,早殿举行弥勒祝圣法会,十一时举行上供祈福吉祥道场。 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,启建三劫三千佛名忏大法会。时间每日下午1:30—5:00。祈求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;礼拜三千佛名忏,消除过去、现在、...

    荐福观音寺

    |荐福观音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1/2053392624.html
  • 略论正法之精髓── 四念住

    《瑜伽师地论》谈念住的对象是遍满、净行、善巧、净惑,可以说一切修行法门,都是心念安住的对象,也可以说念住法门通一切佛法,一切法门都是四念住的广义延伸。  修学四念住有两个成功的基本...观法无我的法念住,以对治无我计我的颠倒。  四念住系依念题材,分为四部分而说,其实只有正念一项,此正念用来观察身体,得知身不净;此正念用来观察感受,得知受是苦;此正念用来观心,得知心无常;此正念用来...

    释悟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4644353.html
  • 何谓“九住心”?

    住在预设的“对象”上,这是习定的第一步,称为“内住”。   (2)续住:初习定者,虽然将心收摄于对象,但无始来的虚妄心念,会习惯性的想到平日做的一些事情,看的一些景物,此时心就跑到所想的人事物上去。经过一段时间后,若忽而“正知”升起,又把心拉回置于对象,可是一会儿又忘记,又想到别的事情,于是心又再次跑掉,经觉照又再拉回,像这样断续不定的来回于对象,是修定的第二步,称为“续住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2353604.html
  • 论奘译观缘释论之特征

    。彼相识无故。犹如眼根等。’   陈那论本原为颂体,释论随牒,不必全文,此印土著作通例也。奘译力求整齐,每释皆先引全颂,于是文句未能分段落者必改组而断句,意有未尽者亦必引而足之,...实有,于眼等识容有缘义而非,眼等识上无彼相故。色等极微诸和集相,理亦应尔,彼俱执为极微相故。’   奘译据文敷演,不觉其词之酣畅,此又意译之一式也。其尤甚者︰   (3)净译︰&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5866707.html
  • 再说法尘

      再说法尘  多年前末学有写过一篇略说法尘的文章投稿于电子报,但此文章目前看来写的有点不成熟,因为没有把法处所摄色写进去,其实当时也不知道法处所摄色的意涵  ,只知道法尘是属六七识的相分而巳,...观分析之物质色法的极微,上观虚空有青黄赤白等显色,下观此显色极远之处难以观见,非眼识之,是意识,也就是属观想析之很深远的显色。所谓极略色就是依假想观分析俱有质碍之色,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1454259.html
  • 护心亭初集之谁之能得识何了何名觉(中)

    护心亭初集之谁之能得识何了何名觉(中)  对于经师提出的有“离境而生”的识,众贤批评说那是“违理背教极为疏野”。他说,因为根据佛陀,“识”一定是二生,绝对不可以有离境而生的“识”,在经中,佛陀说六种识都有所依的根和的境,佛陀哪里说过还有与这六种识不同的可以不必依境而生的第七种识?如果可以有离境而生的识,那么也就可以有离依根而生的“识”了?众贤这句话就是说,比如说,如果没有眼根,能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5066034.html
  • 格鲁不共修持——观察修

    在《菩提道次第》中,将所有佛法修持归纳为观察修和止住修二类,而所有佛法修持对象中只有奢摩他——止才是止住修,其他所有都要进行观察修,因此正确了解观察修是十分必要的。在此大略研讨一下观察修。  ...的“观察修”,佛法的观察修要把对境换成道次第的。宗大师说,此观察修不但不影响止住修,反而可以帮助生起止,在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中有炼金的比喻。  现在很多人认为只有止住修才是真正的修持,其实是十分...

    喜饶嘉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1738880.html